骏冬文学殿坛

字:
关灯 护眼
骏冬文学殿坛 > 行走大宋 > 第71章 迎秋夕

第71章 迎秋夕


太子毕竟还是个孩子,看到皇宫中这么红火,也按耐不住,总是想往外跑,远远看到宫女端着的各种甜点走路,就有些分心,盯着一个劲的看。

韩清知道这孩子现在心里长了草,此时让他学什么估计也是不往心里去,索性就和他聊起了关于这中秋节的故事。只是旁边的伴读杨怀玉似乎有什么心事,总是不经意的瞅瞅外面,然后又小心翼翼的看着太子。要说太子现在被外面吸引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的话,那么杨怀玉纯属就是心思完全不在这资善堂里。

“怀玉,是不是想家了?”韩清看杨怀玉的样子,只以为是孩子小,大约是想自己的爹娘了。这个节日就是想家的时候。

“啊?”杨怀玉恍然惊觉,然后摇了摇头说道:“平日里也是经常能回家看看爹娘的。”

“晚上在金明池放灯,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看灯?”

“不了!”杨怀玉摇摇头说道:“我自己有的玩耍。”

“你不知道,那金明池到了晚上,羊皮小水灯数千盏,浮满水面,烂如繁星,有足观者,或谓此乃池神所喜,非徒事观美。”太子看到杨怀玉拒绝,就描绘美景吸引他。

“怀玉,晚上和我回家吧。”韩清笑道:“去看看你的弟弟,伯母们也都挺想你。”

韩清的家在甜水巷,距离皇宫有一段距离,但是比起城外杨家天波府,离着皇宫算是近的了。明天还要上学,如果今晚回天波府,第二天赶不回皇宫的。杨怀玉也曾和父亲去过韩清家里多次,所以并不陌生。

杨怀玉想了想,觉得这样在皇宫中,心里也有些压抑,去韩伯伯家里,逗逗小孩玩也挺好,就点头答应了。

到了下午,韩清看到皇宫中还是在忙忙碌碌,执事官也没做什么记录,他就带着杨怀玉回了家中。当走到巷子口时候,就看见了丁婳的马车停在家门口。

家中一片喜气洋洋,广元楼早早就派来了厨子,并带来了上好的酒水。丁婳正在和李奕蕾俩人有说有笑,折惟玥和竹娘正在另一个屋子里聊天。

现在丁婳经常地来找李奕蕾,俩人待在一起总是有说不完的话。韩清也是奇怪这李奕蕾,心性也忒敞亮了。这要是在自己前世,谁能愿意让老公前女友总在跟前晃荡?

到了晚上,韩清带着妻儿老小一家,坐在庭院里吃吃喝喝,杨怀玉则是逗弄着韩琦和韩逸玩。太婆现在身子骨已经大不如前了,偶尔开始说胡话,至于丢三落四的事情更是时有发生。坐在众人中间一同吃喝了几口,太婆就颤颤巍巍站起来,被婢女搀扶着回去睡了。

在这吃喝的中间,有个小小的风波。杨怀玉虽然来家里有过几次,但是并不明白这个家里的一些小避讳,看到韩琦之后直接称呼为“大郎”,光是这一句称呼就让李奕蕾黑了脸,以至于没地方发脾气,就给月儿和巧儿两个婢女甩脸子。

在李奕蕾的心中,只有自己这个家中大妇生的孩子才是大郎,可是韩琦是自己郎君的救命恩人骨血,而且是早进门的,所以她也不敢造次。

就为了这个称呼的问题,她和韩清闹过几次,韩清起初是好言相劝,后来干脆发火呵斥她,于是她就哭哭啼啼的去找太婆告状,太婆老眼昏花,不知道孙儿媳哭天抹泪的是哪般,就拉着她询问。可是太婆耳聋的厉害,看到李奕蕾哭着说着比划着,也不明白什么意思,反正沟通交流的让李奕蕾几欲发疯。后来太婆看她哭的可怜,干脆就带着孙儿媳,拄着龙头拐杖去追杀自己的孙子。

韩清看到李奕蕾哭着去告状,立刻脚底抹油溜了,太婆也抓他不住。等再看到韩清时候,早就忘了这茬。李奕蕾闹了几次之后,也被折腾疲了,只好顺其自然了。

但家中所有人知道,不能称呼韩琦为大郎,尤其是当着李奕蕾的面。所以家中统一改了称呼,按照此时流行的叫法:琦哥和逸哥。

杨怀玉不知道家中规矩,一进门就逮着韩琦逗弄,然后当着众人面称呼韩琦为大郎,韩逸为二郎,所以李奕蕾就黑了脸。等他看到李奕蕾责骂婢女,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,就有些小心翼翼的问韩清:“韩伯伯,伯母今天好像不开心?”

“你伯母早晨被门夹了头,所以闹脾气。”韩清没好气的说道。

他的这话让丁婳吃吃笑了起来,李奕蕾则是胸脯一鼓一鼓的,显然愈发的生气。

“行了,多大点儿的事,非要较这个真!”韩清拉下了脸,不再搭理这个老婆,起身叫过来着韩琦和韩逸俩人,一起嬉闹起来。居家过日子,必要的时候给老婆一个好心但是不能给好脸,否则就容易上房揭瓦。

折惟玥和竹娘俩人互相看了看,也都起身各自收拾碟碗。现在的折惟玥比较纠结,看到李奕蕾如此较真孩子的长幼称呼,那将来自己若是有了孩子,岂不是也要卷入到争夺名利的问题?

这种事让她有时候想的也是郁闷,就单独找了竹娘聊。

现在家里的几个老婆关系很是微妙,目前三个人中只有李奕蕾生了娃,于是折惟玥很自然的就更加亲近于竹娘,俩人都是没有生娃,话题也能说道一块儿去。

家中两位大妇也都看出来,韩清最疼的是竹娘。有时候折惟玥也有些拈酸吃醋,很是不解自己的郎君纳妾怎么就纳了一个年龄大一点的,而且还这么疼她。

等到酒席撤掉之后,韩清就差人去把太婆唤醒,一家人欢欢喜喜的拜月。太婆曾嘱咐过,元日的团圆饭,中秋的合家饭一定要是在自己家里吃,绝对不允许在外面。而且中秋的拜月活动一定要亲自参加,毕竟这是要给韩家向上天祈福的。

韩清是家中顶门柱,所以当仁不让的第一个走上月台,面对着一轮明月跪下,诉说心里的祈求。

中秋之夜,天气已经有些清冷。一轮明月已经升到半空,过分的明亮显得月亮似乎是个玉质般似得,不愠不火,有琉璃的质感。

他扭头看了看月台下一家老小,凝视着天空中挂着的明月,有些自嘲的喃喃自语道:“二十一世纪的一个小人物,就这样进入到古代了,就这样成家立业了,就这样混成个人物了。我已经来宋朝十一年了,我自己扪心自问想不想回去?若是前几年,我一定会回答要回去!可是现在这样问我,我只能说不知道!”他低下了头,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绸布衣衫,然后有些悲伤地悄声说道:“爸爸妈妈,你们还好吗?老婆女儿,你俩现在生活的怎么样?”

望着天上一轮明月,他竟然有些痴了,脑海中不断的闪现前世的记忆。过了许久他才回过神,看到一家子人都在下面看着自己,就走下了月台。

太婆被巧儿慢慢扶着走到小月台上,庄重的对着月亮跪下,絮絮叨叨的念了好长一串名字,然后就向月神祈愿。

李奕蕾等太婆下了月台,走上去也是跪下对着月亮祈愿,嘀嘀咕咕不知道说了啥,等的韩清有些不耐烦了,这才下来,然后就是折惟玥和竹娘。

所谓的月台其实就是一个木质的小台子,总共是五级台阶。这台阶是有讲究的,皇家的是九级台阶,宰相家的是七级,宰相以下的官员家中的月台都是五级,普通百姓家中的小月台,一般也都是三级或者五级。

因为这玩意每年都要用一次,韩清就让人给订做了一个这样的木台子,每逢中秋拜月时候就搬出来。

家眷都上去祈愿完毕,就各自散去回到屋里继续说话。丁婳等众人说完了,自己也登上月台,抬起头盯着空中明月,愣愣地看着,也不知道她心里在想这什么。

看着丁婳在月台上发愣,韩清觉得这情形有些怪怪的。钱暧现在外面厮混,彻夜不归家。丁婳现在对这个男子已经彻底死了心,所以就经常地来李奕蕾聊天解闷。可今天是拜月祈福的日子,丁婳一个外人在韩家的月台上祈愿,总让人觉得有点别扭。

婢女丫鬟之类的也都悉数上去祈愿,热闹完毕之后,众人就提着“一点红”要去河边放灯。这小羊皮灯笼要用红颜料涂抹,所以有了“一点红”这名称。

折惟玥和竹娘带着一大帮婢女都去河边放灯,李奕蕾要照看着韩逸,所以就留了下来与丁婳在屋里聊天。

韩清在堂屋里与几个小孩在玩捉迷藏,韩琦满屋子跑,总是能找到韩清的藏身之处。眼看着屋里能容身的地方都藏遍了,韩清就跑到院子里,看到小月台前面的小木屋,就躲了进去。

这个木屋是韩清让人打造的,把尖角全都打磨成圆滑的,免得磕伤碰伤孩子,这个小木屋只有半人高,但是韩琦却是十分喜爱,经常躲在木屋里,每逢吃饭时候,竹娘都是在木屋里揪他出来。

他躲在木屋里,蜷着身子,静悄悄的听着外面,打算等到韩琦跑过来时候跳出来逗他一下,可是左等右等不见韩琦,却听见小月台上有了脚步声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