骏冬文学殿坛

字:
关灯 护眼
骏冬文学殿坛 >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> 第422章 办法

第422章 办法


  冗官、冗员,裁撤并不能解决问题,倒不是怕得罪人,而是李承乾觉得,李恪说的对,大唐还有很多地方,没有完全的实行汉化,还有很多地方缺少官吏。不仅如此,吐蕃、西突厥还没有攻灭,两个这么大的国家,又需要多少官吏呢?难道现在为了省点钱,把现成的官、吏裁掉,将来再召他们回来?
人的心都肉长的,现用现交,这么下头的行为,李承乾是不会做的,做君王是要有担待的。这点俸禄,朝廷又不是发不起。
当然,效率低下的问题,也不能忽略,精简三省六部九寺的官吏,提高办事效率,还是很必要的。而多余的官吏,李承乾想了一个办法,年老、多病者允许致仕;不称职、吏部考核不合格,予以淘汰;剩余的官吏统一编制,成立一个官员进修的部门,进一步学习律法、税法,甚至还有《括地志》学习各地的风貌、风俗。目的不言而喻,就是为了他们更能胜任新的职位。
当然,他们的待遇依旧,俸禄依旧,吏部铨叙官员,也会优先选用。贞观一朝的地方官员,有很多都已经年老了,吐故纳新,一代新人替旧人,才是正常的代谢。这要比直接裁汰,一刀切的办法,要有效的多。
而吏部统计的官吏中,年老、多病,不称职者多达两千余人。东北、西南配置齐全,还需要一千八百余人。一下子刨除近四千名官吏,占尽全国官吏的三分之一,一下子就瘦了下来。至于,那些年老、多病者,也是非常高兴,虽然他们失去了官职、权力,但却得到了一大笔致仕费,每年还能照常领着薪俸,回家含饴弄孙,好不快活!
唯一不满的,是那些不称职的官吏,他们是被朝廷革职的,有一些人屁股不干净,还要被三法司追责,狼狈的不得了。
可没办法,皇帝的意志至高无上,他不许任何人违背他的遗愿,哪怕是他的臣工。
........
大明宫-宣政殿内
李承乾与岑文本在对弈,君臣二人想谈甚欢。岑文本在辽东之之战中,劳累过甚,如果不是随军的刘神威调理得到,他这身老骨头怕是扔在那偏僻之地。可这一战,也让岑文本伤了元气,回朝之后便以特进的身份致仕了。这些年,也一直在调理身体,很少出门的。如果不是李承乾这次让人用辇去接他,老岑是不会离开的书房的。
“景仁公,你呀,就该多出来走走,整天窝在府里,早晚会憋病的。”
“老臣啊,半辈子都窝在朝堂,现在看看书,养养鸟,钓钓鱼,挺好的。”
岑文本没有儿子,只有一个弟弟-岑文昭,他呢,也只有李恪一个学生,全部的心血,都花在了李恪的身上。
虽然,李恪没能做得了皇帝,但也落得一个好归宿,岑文本也放心了,所以啊,他现在是乐天派,什么都不求了。
“陛下,吴王去哪儿了?”
李恪几乎与皇帝形影不离,朝中的所有事,皇帝是一定要长孙无忌和李恪的。方才,岑文本进来的时候,看到长孙无忌出去,但却没有看到李恪,故而才有此问。
“老三啊,他呀,这几天都会很忙。他正在忙着检查,北衙各部的火器武库。”
“你是知道的,火器的保存是个问题。”
岑文本是见过千炮齐发的,他当然知道火器的危险性。而且,火器这么重要的东西,皇帝也就只要交给吴王来查,才是最安心的。
“景仁公,你是文臣领袖,在士林很有威望,这次省减官吏,也裁了不少的人。”
“陛下,老臣虽然久不出府,但也听文昭说了一些。老臣以为陛下的举措要比贞观初年,高明多了!”
岑文本在朝多年,也管过吏部的考核,他最知道了。很多时候,都是走过场,和光同尘嘛,只要不是太过,或者有什么仇怨,没什么人会特别与人为难。这也就是这么多年了,很少有官员是因为考核不合格,而被降级或免除官职的。其实,朝廷实行考核制度,就是想鞭策官员上进,同时裁汰那些不合适的人。
贞观初年,长孙无忌管吏部的时候,曾经提出过严格执行考核制度,但那时候封德彝、萧瑀等老臣极力反对,而上皇又纠缠于玄武门余波缠身,没法大刀阔斧。只能在科举制上,设立两榜,一边改变世卿世禄的状态,一边改变朝廷的态势,潜移默化的淡化他们的影响。
致仕前,岑文本作为文人领袖,曾与那些世家来往过密。他们啊,都不是在乎一时得失的人,而且对陛下的杀伐决断,心有余悸,所以即便陛下裁的更多一些,他们也不会说什么。毕竟被裁汰的官员,世家的官员只是一部分而已,而且朝廷的作法完全合理合法,他们完全没有理由反驳。
“所以,陛下不必担心,这些还在您的掌控中。而且,这些不一直在您的掌控中么,十几年,不一直如此么!”
“景仁公,你呀,眼睛太犀利!什么都瞒不过你,朕呢,只是不希望,因为这点消失,闹得过分不愉快。”
外面的人说,李承乾如何英明神武,他们那里知道,李承乾的心里是怎么想的。做皇帝,不是李承乾的最终目的,他的目的是把大唐打造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帝国。吴王曾经向他展示过一张寰宇地图,岑文本没想到广袤的大唐竟然这么小,而陛下的心竟然这么大。
难怪,他不把李泰放在眼中,原来他只是李承乾称霸寰宇的一颗小石子,要征服这么大片土地的人,怎么会跟李泰一般见识呢!
“戒日王死了,他维持的天竺帝国,又一次一分为五!朕这次,让海军前出,扩大巡航范围,就是瞄上了那块土地。”
“五个松散的奴隶制部落,占据了那么大一片土地,实在是有些暴殄天物了!”
“而且,朕还要给吐蕃的背后,埋下一颗雷,让禄东赞,如芒在背!”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