骏冬文学殿坛

字:
关灯 护眼
骏冬文学殿坛 >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> 第321章 反常

第321章 反常


  李元懿还真是个狗皮膏药,非得跟着去江王府,可是把李恪给膈应坏了,什么人啊,就这么乐意凑热!
到了江王府,李元懿自告奋勇,为太子分忧,撸起袖子,一连抽了李元祥五个贴饼子,牙都打掉了,李元祥还是傻乎乎的流口水!
李恪呢,算是明白了!敢情这十三皇叔,是来报复的,他不敢在太子身上找场子,所以就来找李元祥的麻烦。果然是做刑官的,不是什么好鸟。
“殿下,这是不是打的不够啊!要不臣再来几下?”
李承乾白了他一眼,还打,李元祥本来就胖,再打就真成猪头了!他俩还真是亲兄弟,下起手来,那真是一点余地都不留。要不是了解他们的底细,李承乾还以为他们有什么私人恩怨呢!
问了问江王府的人,他们都说李元祥回来后,跟过去一样,胡吃海喝,听曲看戏,可不知道怎么了,江王就这样了!
在江王回府的这几日,唯一来的外人,就是奉圣命来传旨的工部右侍郎-温无隐。当然,天使是不会有问题的,而且人家传了个旨,连茶都没喝就走了。
李承乾一听这话,也是挠头,这也是奇怪了!闹鬼了,还是特么先帝的鬼,这还真是奇闻啊!
李恪捅咕了一下他,李承乾瞬间明白了,这鬼不对,就算真是先帝的鬼,那也该冤有头,债有主,找陛下好不好,找李元祥干嘛!就因为他不肖?先帝的儿子中,不肖的太多了,一个比一个败家,除了李元轨等少数人,还有好鸟吗?
“那不是外人,有什么人来吗?”
管家说,那要说客人,就只有安陆郡公-许善,他的父亲许绍,是先帝的好友。许善与江王也算是忘年之交。
李恪冷冷一笑:“忘年至交?是狐朋狗友吧!”
李承乾抬手制止了他,许家的其他三位子弟还是好的,许伯裔,凉州都督;许智仁,温州刺史;许圉师,吏部员外郎!尤其是许伯裔、许智仁兄弟,这次北征,给阿史那社尔做副将,打的还是很不错的。
至于这个许善,前些年就做了个小小的主簿,最后连主簿都做不下去了,只能回长安,守着郡公的爵位混日子。他也算是纨绔子弟中,老资格的人物了!
“许善来干嘛?”
管家磕磕巴巴的,但受不住太子给他的压力,还是老老实实的交代了。江王,的确是与安陆郡公出去了,目的地嘛,不言而喻就是平康坊,玩了一宿回来了,喝的是酩酊大醉,睡醒之后,便是这样了!
当然,管家不是有意期满的,他是担心自家王爷,刚出来就惹事,再被关回宗正寺去。
李承乾体谅他,忠心为主,也只是赏了他二十记鞭子!
出了江王府,李承乾便让谢文远去查查,这个许善最近都在干什么,他有什么怪异的举动。
.........
与郑王告别,李承乾兄弟回到东宫。兄弟俩泡了一壶茶,靠在茶几前,一边喝茶一边聊天。
这次,他们去北面打了半年,这长安的变化还真是不小。除了永安六坊落成外,还多了这么多魑魅魍魉。
哦,对了,李大亮过世了,李泰的老泰山-阎立德成为了工部尚书,这小子还真是工于心计,趁着他们不在家,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位置拿去了!
李承乾淡淡一笑:“无所谓!谁做工部尚书,又能怎么样,还不是要按照朝廷的规矩来办。”
这次北征,柴哲威功劳不小,四次击溃拔也古部,陛下论功行赏,已经让他去安西都护府做副都护了。
东宫、吴王的人,受益于北征,不少人都调到了地方出任军政长官,其中大部分都是实权的人物,特别是安西、瀚海、燕然三个都护府,大批的中高级将领,都是他们的人。
张亮死了后,李泰手中就没什么大将了,对军队的掌控力几乎为零。正所谓,秀才造反,三年不成,他就是有天大的本事,占据再多的位置,最后也得看刀把子握在谁的手里。
李泰呢,李承乾是不担心的,他唯一担心的,还是李承宗,这家伙像鬼火一样,时来,时消失,来无影去无踪,跟特么鬼似的,谁能抓到他们。
可不把这颗钉子拔了,日子就没法过!袁天罡那家伙,专门负责此事,李承乾昨天特意问了他,他能也是淡淡一笑,表示不能操之过急。
能不急吗!这颗钉子,没扎在他身上,他自然不知道有多疼了!李承乾啊,一想到这个家伙,就头疼,就跟针扎的似的。
李恪点点头:“臣弟也是如此!”
小时候,李承宗是最大,是一种皇孙的领袖,他和李承乾也只能跟在这位皇长孙的屁股后面,因为这是礼制。
贞观后,他们兄弟也跟着翻身了,做太子、亲王。本以为不会再像小时候一样了,却没想到这家伙又杀回来了!
当然,有问题的还不仅是李承宗这个家伙,他们出征前,礼部案牍库吊死人的事。经礼部侍郎-李怀俨(李袭志之子)与王师旦调查丢失卷宗,他们发现丢失的东西,竟然是一卷开皇考功志。这本考功志其实也没什么隋宫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。
其中提到,隋文帝迁都的理由,说他是隋文帝梦洪水没城,意恶之,乃移都大兴。文帝选在了汉长安城东南二十里的龙首原之南,与之以北汉长安城相连一体。现在的长安城也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来的。
皇城以南,南北九坊,象征着《周礼》一书中风水四象图所载的“五城九逵”之象,而为了避免泄掉帝王之气,隋文帝还下令宫、皇城之南的居民里坊,取消南北门而仅开东西门。
他们把心思,放在大兴城改建过程,肯定不是无的放矢,一定是有所目的。而李恪也不得不佩服,隋朝工匠的改建速度,除了城廓之外,皇城和坊间仅仅用了十个月就完成了,速度不是一般的快啊!
但李承乾却皱起了眉头:“隋文帝这么着急改建,就因为一个梦吗?”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